腸胃炎最常看到的症狀是嘔吐、腹瀉。會發生在任何年齡層,若發生在嬰幼兒合併脫水或嚴重感染時,往往需要住院治療。所以現在就請您一起來認識腸胃炎引起的原因、症狀及如何照顧家中的小寶貝。
致病原因
引起腸胃炎的原因通常有:
- 病毒性感染:常見的病毒有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等。
- 細菌性感染:常見的致病菌有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腸炎弧菌或寄生蟲感染等。
- 其他:食物過敏、腸胃道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等。
症狀
- 病毒性感染:腹瀉、噁心、嘔吐、發燒、腹痛、頭痛及虛弱。
- 細菌性感染:除了病毒性感染的症狀外,可能還會有血便或膿便,亦即大便中混合著血絲、透明黏液等。
照護的原則
- 大多不需要特別的抗病毒或細菌藥物治療,也就是沒有所謂的”特效藥”。
- 急性腹瀉並不需要禁食,除非嚴重嘔吐、或嚴重的腹脹、腹痛導致無法進食。
- 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避免脫水。
- 飲食內容應以清淡(稀飯、白吐司、陽春麵條)為主。
- 避免高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因為此類食物除了腸胃道無法吸收之外,還會刺激腸道,使嘔吐、腹瀉的情況加劇。
- 建議暫時減少乳製品的攝取(嬰幼兒服用母奶或配方奶者,則不在此限) ,或改用無乳糖配方奶。
- 必要時可以使用醫療用口服電解質液,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
- 密切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跡象:
- 嘴唇黏膜乾燥。
- 皮膚摸起來較為乾燥。
- 哭的時候眼淚減少或不見眼淚。
- 小便量減少(若換尿布時出現下列任一症狀,須返診請醫師診治:次數減少、尿布重量減輕、尿變黃)。
- 眼球周圍的眼眶下陷。
- 活動力減低甚至較為躁動。
- 前囱門凹陷。
如何預防家人被傳染?
- 經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 避免食用可能被汙染的食物。
- 妥善處理病童的嘔吐物和排泄物,以及弄髒的床單或衣物(處理者建議要戴口罩和手套處理)。
- 為預防疾病傳播,應徹底消毒被污染物體的表面,可以使用熱水(>85 ℃)或稀釋過的漂白水(濃度配置為 0.1 %)清洗擦拭、抹乾,以利減少病毒及細菌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