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係指妊娠未滿37週之生產,根據文獻資料顯示,每 100 個出生嬰兒當中,有7-8位是早產兒。
早產兒中如 32 週以後分娩,或體重達 1,500 公克以上,在有良好新生兒照顧之醫院分娩,存活率達96%以上。
為了防止這些不幸的發生,產科醫師面對的是如何區分出有早產危險因子的孕婦,如何減少極低體重兒的出生,出生後新生兒科醫師極力阻止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早產兒常見的合併症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ROP) 是一種視網膜未發育成熟的血管病變,多發生於極低體重的早產兒。出生體重低於 1,000 公克,日後追蹤中較易出現青光眼、斜視、高度近視等眼疾。
- 呼吸窘迫症候群 (RDS),或稱肺玻璃樣膜病,是早產兒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新生兒死亡主要的原因之一,它佔所有新生兒死亡率的 15-20%,出生後除需要呼吸器輔助外,可使用表面擴張劑來治療。
- 慢性肺疾病 (CLD) 是所有肺部慢性疾病的總稱。一般報告顯示其發生率約為 10-15%,往往造成早產兒長期依賴氧氣而延遲出院時間。
- 開放性動脈導管 (PDA),在一般研究中 1000 公克以下患呼吸窘迫症之早產兒開放性動脈導管發生率約為 62.5%,但大多可經由藥物治療或外科手術能使其關閉。
- 腦室內出血 (IVH) 的發生率約為 17-25%左右。出生體重愈小的早產兒愈常見。神經發展後遺症在重度出血的存活病人中有 50%-75%,需長期追蹤與復健。
- 周腦室白質軟化症(PVL)是指未完全成熟的腦組織,因為缺氧或血流不足等因素,造成腦室旁的大腦白質壞死傷害,為嚴重神經學後遺症的特徵。
- 壞死性腸炎(NEC)是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常見之腸胃道急症。其發生率約佔所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病兒的 2-5%。
- 腹股溝疝氣(Hernia)當早產兒常見症狀,發生機率高且會造成腸道壞死的可能性,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