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胸腔暨重症系 | 特色介紹

:::

特色介紹

胸腔內科乃是照顧人們呼吸系統健康的醫學,人們舉凡發生:咳嗽、喀痰、咳血、發燒、氣促、胸悶、哮鳴、發紺、呼吸困難等,均為胸腔內科之範疇。

胸腔內科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異物誤嗆、支氣管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氣腫與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炎、肺結核、肺部腫瘤、肺癌、以及呼吸衰竭等。

胸腔內科適應症狀包括:咳嗽、咳血胸悶、氣喘症、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肺腫瘤、呼吸道異物取出、支氣管擴張等各種肺部疾病及戒菸諮詢。

急性呼吸衰竭的重症病患也是屬於胸腔內科的範疇;胸腔暨重症系另與本院兩個特色醫療中心 - 〈高壓氧中心〉 和 〈睡眠中心〉 密切合作。

呼吸照護中心 (Respiratory Care Center, RCC) 專為重症病人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器者而設置。

高壓氧中心高壓氧治療是將患者置於治療艙內,施行一大氣壓以上的壓力,並給予患者吸入 100% 氧氣的治療方式。除創傷或問題傷口照護外,對一氧化碳中毒、致命性氣體栓塞等均能入艙治療急救。

睡眠醫學中心為跨領域、多科整合之檢查治療中心,解決睡眠問題,並提供持續性的醫療照護,讓每一個人睡得更健康。

一般肺部疾病診療 
急慢性呼吸道感染 〈包括支氣管炎及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咽炎、扁桃腺炎及喉炎等。

流行性感冒的病徵與上呼吸道感染近似,但治療方法不同,所以要把兩者好好區分。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而上呼吸道感染的感染原因可以是細菌或真菌。

我們積極配合政府疾病預防之政策,積極推展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疫苗臨床有效率達 89%,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針對當年流行的 A、B 型流感,每年更新製造。接種疫苗後 10 到 15 天後出現免疫力,一年內有效,應及早注射預防 〈每年十月到十一月中旬最佳〉。
 
我們建議流感疫苗適合接受的對象,包括:
  • 高危險群的病人: 老人 〈因為流感而死亡的病例中,94% 是 60 歲以上老人〉、慢性呼吸道疾病 〈包括氣喘〉、慢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糖尿病及其它代謝疾病、或免疫抑制之患者。
  • 容易感染或傳播流行性感冒者:醫護人員、家中有高危險群病人的所有家庭成員、教師、居住於療養院或老人院者。
  • 所有希望能克除流行性感冒的人: 兒童、學生 〈尤其是住校生〉、團體生活者、以及經常需要出差或出外旅行者。
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  
台灣每年有千餘人死於氣喘發作。

現階段的氣喘治療強調的是「良好的疾病控制」,而不是「治癒」;氣喘病友若能與醫師配合,好好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將可大幅減少氣喘發作的機會,也可降低因嚴重發作而致死的機率。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 1998 年起推動「氣喘病患健康諮詢計畫」,目的在規劃及建立哮喘病患健康諮詢服務體系,培訓哮喘病患健康諮詢相關工作人員,並辦理民眾對哮喘自我照護之宣導。本院自始已將氣喘團體衛教課程納入此諮詢計畫,目的就是在提供病患更多的醫療知識,期能與我們專業醫護團隊配合,共同做好氣喘管控。
肺結核、職業性肺病
與工作有關的肺疾患為職業性肺病,包括:塵肺症、煤礦工人肺、矽肺症、職業性氣喘等。

人類合成的化學物質,有些也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目前已存在的化合物已經超過五萬種,而且每年增加一千餘種新合成的化學物質。這麼多種的化合物中,只有七千種經過詳細的研究,其中有 1,500 種,在動物研究上,證明有致癌作用。其中和呼吸系統有關的是石綿、鉻鎳、煤焦油和氡。石綿常被做為絕緣體、隔熱製品;鉻鎳則用於精鍊場、電鍍廠;煤焦油則用於鍋爐工業;這些都會引起呼吸道的癌症。

台灣每年新增 15,000 至 16,000 例結核病患,〈多重抗藥性肺結核〉 的占率約 1%,主因是病人沒有遵照醫囑服藥,導致結核菌出現抗藥性。台灣的多重抗藥性病例累計 600 人,2010 年新增 164 人。

整體而言,台灣的結核病治療成功率達 75%,死亡率 10-15%,極少數人無法治癒且終身具傳染力,成為慢性開放性肺結核病患 〈累計 26 人〉,行動受限制。

我們參照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以痰液檢查做為多重抗藥性肺結核治療依據,患者服藥後,待連續二次的痰液呈陰性反應時,仍須再服藥一年半才算完治,整個療程可長達二至三年。

WHO 最新的「多重抗藥性結核病調查報告」,估計全球有 44 萬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約占結核病案例的 3.6%,其中一半發生在中國大陸及印度,死亡率高達 50%。一個地區的多重抗藥性肺結核在新增病例的占率超過 5%,即屬嚴重,中國大陸、印度、東歐的占率均超過 10%。
氣胸、肋膜積水與各種肋膜疾病
氣胸係指氣體不正常地聚積在肋膜腔中;而自發性氣胸是指在沒任何外在因素下,氣體自發性從肺中漏出。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為 9 人,男多於女 〈約 6:1〉,85% 發生在 40 歲以下。

自發性氣胸以胸痛和呼吸困難的症狀為主。胸部銳痛在數小時後,會逐漸轉為鈍痛,約在 24-72 小時後,縱使氣胸還存在,疼痛也會消失。自發性氣胸演變成危及生命的〈張力性氣胸〉的機率並不高 (2-3%)。如何及時辨認和適當處理張力性氣胸,是胸腔科和急診室醫師重要的責任。

所謂的肋膜積水是指肋膜腔內有異常積水的現象,會導致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肋膜積水可大致為通透性 (transudative) 及滲出性 (exudative) 兩大類。

我們提供胸水之生化、細胞學、細菌培養、肋膜切片、胸腔鏡檢查來做好診斷。在治療方面:
 
  • 惡性胸水:目前多採支持性療法,即利用肋膜沾黏術,避免胸水大量堆積。
  • 膿胸及傍肺炎性積水:臨床上,膿胸常須與傍肺炎性積水做鑑別,因後者單靠抗生素注射即可痊癒,而前者則需插胸管引流。
  • 結核性肋膜炎:一般在抗結核菌藥物治療下,可以導管引流,但避免長期置放,以防止廔管形成。
使用呼吸器治療各種急慢性呼吸衰竭
我們提供新穎之呼吸治療相關設備,包括侵入型及非侵入型呼吸器設備。我們的呼吸治療師均受過優良呼吸治療專業訓練,並領有呼吸治療師執照,使病人獲得完善之呼吸照護。同時提供有關呼吸系統相關疾病之諮詢,讓病人得到全方位、高品質、安全的醫療照護。

傳統處理急性呼吸衰竭的方法,最迫切的就是插入氣管內管,接上正壓呼吸器,以挽救病人垂危的生命,但氣管內管常伴隨許多嚴重的併發症。為了避免這些併發症,我們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ors) 於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療,結果令人滿意。
 
肺癌 / 氣管腫瘤診療 – 特色支氣管鏡術

支氣管鏡是一種軟式內視鏡,經由鼻腔、口腔、氣管內管或氣切內管進入氣管,可清洗和採集呼吸道分泌物、執行氣道與肺組織之刷洗及切片生檢,以提供進一步檢查。以下各項檢查和治療項目,皆只需對病患施行局部麻醉,並注射輔助性的鎮靜劑後,可以在不需進開刀房的情況下進行。

經氣管鏡支氣管內超音波術
氣管內視鏡超音波 (EBUS),它結合了氣管內視鏡及超音波,利用支氣管鏡將微小的超音波探頭伸入病患的氣管或支氣管內,能協助作肺部病灶精確診斷。 EBUS-TBNA能評估支氣管旁淋巴結、血管及縱膈腔腫瘤病灶,也能正確評估支氣管壁侵犯或肺實質病灶。若是有懷疑腫大的縱膈淋巴結病灶區,可以藉由支氣管鏡通道伸出採樣針,切片取得檢體,相較於傳統縱膈腔鏡切片術、內視鏡開胸術、開放式開胸等手術方式,氣管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術式能提供病人更舒服的檢查。
經氣管鏡氣球擴張術
藉由支氣管鏡,伸入特殊設計的小球,利用灌水膨脹的力量,撐開被腫瘤阻塞的呼吸通道。
經氣管鏡熱探頭燒灼術
把可通電加熱的熱探頭,經由支氣管鏡伸入病患的氣管內,藉由局部高溫可使組織蛋白質變性及血液遇熱凝固的原理,將氣管內的腫瘤切除,並可對因腫瘤侵蝕血管而出血的病患,進行凝固止血的治療。
經氣管鏡自動擴張性金屬支架置放術
由鈦鎳合金所製成的氣管內支架,在室溫時,柔軟性佳,等到置入氣管內,溫度達到體溫時,便會恢復原本較鋼硬的管狀構造,藉此特性將被腫瘤阻塞的氣管重新撐開。此外,人體不會對這種鈦鎳合金產生明顯排斥的現象。
氬氣電漿凝固術
是經由離子化的氬氣電流,形成所謂的氬氣電漿,將高周波電流導引到氣管內病灶組織,可應用於大範圍治療,不需直接接觸病灶而能產生熱能,對組織發揮凝固止血或燒灼的功能。治療過程中較不會有沾粘組織之情形,燒灼深度只有 3 mm,組織傷害少,不易造成氣管穿孔,因此較安全。電流束會自行轉彎,操作簡便,對於困難角度病灶較易成功,且治療過程中組織炭化及焦化少,傷口癒合快,操作中減少冒煙讓視野清楚。
冷凍治療
近年來引進冷凍治療在氣道上的運用,包含異物的移除,及組織的採樣。異物的移除比起傳統方式來的迅速,可縮短病人的不舒服,此外,透過支氣管鏡及肋膜腔鏡,冷凍探頭所取下的組織,比一般組織夾所採樣的標本,都來得大及完整,因此可提高疾病的診斷率。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