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檢驗醫學部微生物暨免疫科 田霓技術主任
隨著飲食習慣改變與高齡化時代的到來,糖尿病是21世紀增加最快速的慢性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與其相關疾病的醫療照護,占全球健康支出的4-5%,患者人數在1985年約3000萬人,推估至2030年可能增加超過4億人。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則指出,2014年全球的糖尿病人口已將近3.7億人,其中半數在亞洲,而花費在糖尿病照護的支出約為6億美元,占醫療總額的11%。
臺灣目前的情況也令人憂心,臺灣糖尿病學會預估我國成人糖尿病盛行率約為10%,並且年輕人所占比率正逐年增加。衛生福利部的調查顯示,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4名,估計全臺糖尿病人口已破百萬。健保署2014年的統計更發現,糖尿病的醫療支出竟高達249億元。可見糖尿病不但帶給人們嚴重的健康威脅,也耗用了可觀的醫療資源。
糖尿病雖為慢性病,但只要病人落實自我血糖監測,配合正確用藥、飲食控制和適度運動,將血糖控制在標準範圍並不是夢,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也可與一般人無異,所以積極的血糖控制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最佳策略之一。正因如此,居家的血糖監控對糖尿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自我掌控健康的利器,所測量及記錄的血糖資料能協助醫師診斷、調整用藥劑量及追蹤病情變化。
市售的血糖機琳瑯滿目,有進口亦有國產品牌,機型精巧美觀,血液檢體均自指尖採集,設計簡單操作方便,只要用少許的血液便可快速測得血糖值。大家對血糖機最重視的是檢測的準確性,因此血糖機上市前需經研究證實其準確性及精密度,才可提供病人使用。儘管如此,因血糖機不準確而導致的檢測失誤仍時有所聞,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血糖檢測不準確的原因之1:
儀器使用不當
使用血糖機檢測時,儀器發生誤差的原因,可分為3大部分來說明:
此類問題常見於舊型的血糖機系統,舊型的血糖機需要設定試紙號碼或插入晶片來校對試紙號碼,若號碼錯誤,就有可能產生誤差。近年來新型的血糖機製造技術已具有自動校對試紙號碼的功能設計,可主動降低這種失誤的發生。
血糖試紙片應遵照原廠說明書指示的方式儲存,才能確保正確的檢測結果,特別要注意試紙片運送與保存環境的溫度與濕度。
使用前,要先檢查血糖試紙片的有效期限,尤其是網購或打折期間購買的試紙效期可能會比較短。若試紙片不是單片包裝,建議於開封後盡快使用完畢,不宜放置太久後才使用,因為血糖試紙片表面有檢測時會與血糖反應的生物酵素,可能對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線和氧氣較為敏感,不當暴露會有變質的風險。較為謹慎的作法是向廠商或衛教師或出售血糖機的藥局詢問,是否有所謂的品管液可幫助確認血糖機和試紙片的穩定度。
血糖檢測不準確的原因之2:
人為操作失誤
此外,人為操作失誤也是造成檢測出現誤差的常見原因,例如:
這種情形最常發生。有些血糖機系統在血液樣本不夠時,會顯示血液量不足的訊號來提醒使用者,雖有提醒但同時仍會呈現偏低的血糖值,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誤判。現在較新式的血糖機系統已可解決此一問題,當血量足夠時才會啟動機器測試。
血糖機測試入口太髒或滴在試紙上的血液樣本太多,都可能會汙染血糖機的光學量測介面,使血糖值不正確。這個問題要仰賴使用者定期清潔與正確的使用血糖機,或者採用吸入式的血糖機系統也較可避免此一問題。
血糖檢測不準確的原因之3:
血糖機不符合國際標準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是買到不符合國際標準的血糖機。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對於各類醫療器材上市前審查的管理標準,血糖機在臺灣被列為第2等級的醫療器材,屬於中風險性,血糖機產品上市前審查主要的國際相關規範有ISO15197(2003年版、2013年版),以及CNS 15035-體外診斷系統:糖尿病管理時自我檢測用血糖監測系統的規定。
因此,民眾應優先考慮購入和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血糖機系統,其中以ISO15197的標準較為人熟知,目前國際如歐盟、中國和日本普遍接受的國際標準即為ISO15197於2013年發行的規範,國內的血糖機製造廠商亦多以通過此一標準為確保血糖機品質的最高目標。然而依據國外研究調查,仍可發現部分血糖機的實際抽樣檢測結果,無法達到其上市前所通過的審查標準,換句話說,血糖機本身可能就有著檢測不準確的良率問題,政府管理單位針對此一隱憂亦已進行探討並逐步建立相關的管理機制。
基於上述種種理由,大家應可了解影響血糖數值測量準確度的因素非常多,而在糖尿病的照護管理中,使用者多半是自己和自己比,長時間的使用與比較,會建立起自我的血糖比對經驗,若偶遇檢測出的血糖數值「怪怪的」,但其他如飲食控制或運動習慣等均無異常或改變,儀器也未發生摔落碰撞等狀況,不妨先從上述提醒來進行確認。如果連續發生檢測數值怪怪的現象,請儘快就醫。使用者居家監測血糖的經驗和警覺心十分重要,「自己的健康自己顧」就是這個道理。
醫檢師進行血糖檢測(攝影╱游家鈞)
資料來源:中國醫訊1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