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女中醫師,自從接觸中醫醫學以來就很少吃冰喝冷飲了。我並不是為了符合職業角色而勉強自己禁口,也不是因為天生清心寡慾,或已參悟四大本空、五韻非有的真義。當柏油路面快要被豔陽融化,整個人口乾舌燥、兩眼發暈、皮膚發燙的時候,一款款冰品冷飲簡直讓人無法抵抗,而我就像大家一樣,是多麼地渴望那透心涼的滋味!
事實上,若非在診間反覆看到求診患者因長期吃冰飲冷出現種種症狀,或是因而導致寒涼體質在關鍵時刻影響急慢性病情的進展與走向,我也可能無法抗拒冰淇淋及冰梅凍飲的誘惑。
那麼,一杯杯的冷飲冰品對身體的影響究竟是什麼?如果抗拒它,又該如何才能解除全身的蒸蒸暑熱呢?
每一口冰寒之氣在體內的旅行
從中醫生理病理的角度來看,吃冰飲冷不僅會傷害消化道、呼吸道與降低局部溫度,身體產熱的機制亦會遭受威脅,有造成陽虛體質的傾向。想像一下,含著冰塊,口腔溫度驟降至4℃左右,若馬上吞入咽喉,這股冰寒之氣經食道一路向前推進約30-50公分到達胃、十二指腸的時候,已加溫至35-36℃,加溫過程全靠微血管循環所帶來的熱量,對身體氣血及陽氣的分布而言,就像是經歷了一場激盪混亂後再恢復平衡的挑戰。
陽虛寒化的體質會引起一堆問題
中醫重視疾病的預防,尤其強調「治未病」的概念,認為維持氣血陽氣健運是常保健康的首要原則,如果人體反覆處於氣血輸佈不均、運作不暢的狀態,容易造成體質的偏斜不足,長期下來便會出現特定的不適症狀或疾病。這正是《黃帝內經》所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以及「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道理。
反覆由食道進入的冰冷寒邪將直接傷害體內陽氣,身體長期承受這樣的額外負擔,加上現代人普遍缺少運動,周邊氣血微循環不良,不免暗伏體質陽虛的風險。很多患者在診間常自述怕冷畏寒、手腳冰冷,面白倦怠、乏力懶言,這便是體質陽虛寒化的典型表現。然而每個人的先天體質不同,局部虛損不足之處亦不盡相同,身體各個系統對冷飲冰品的干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症狀表現也隨之而異。一般來說,若身體局部寒化,將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女性生殖系統的運作上引發不同程度的問題。
嗜涼如命對消化與呼吸系統的傷害
脾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就消化系統而言,經常吃冰飲冷可能一再導致腹腔低溫,腹腔低溫會使心臟迷走神經張力增加,進而降低心跳頻率,影響消化系統的血液灌流,損害脾胃運化食物所需陽氣,消化酶的分解效能亦跟著趨緩。由於後天脾胃產生生化之源不足,因此常見怕冷、食慾減退、脘腹冷痛而喜溫喜按、大便清稀或水瀉完穀不化,以及面色虛白、倦怠神疲、清涎多與浮腫等表現。
呼吸系統同樣容易受到食入寒氣的危害,《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形寒飲冷則傷肺」,「形寒」就是描述外來寒氣對呼吸系統的損害;「飲冷」則是指飲食過於生冷使脾胃寒化,食物消化機能下降,長久則導致陽虛體質的病理路徑;而這裡所論述的「肺」,泛指呼吸系統。簡單來說,「形寒飲冷」易傷肺之陽氣,呼吸道對周遭溫度變化的調適力下降,易致鼻水噴嚏與咳嗽感冒,若肺寒化濕為痰飲,內停於肺,則易出現咳喘清痰量多,甚至喘促無法平臥的症狀。
女性若子宮寒化易致痛經與不孕
此外,子宮是胎兒生長發育的重要場所,子宮內膜微血管隨著荷爾蒙的週期性刺激分泌增生與剝落而產生經血,長期吃冰飲冷不但會影響子宮內膜微血管的充盈與增厚,也會連帶影響子宮收縮,這便是中醫說的子宮寒化。子宮寒化的症狀,除了常見的白帶量多清稀、行經期下腹悶緊刺痛及血塊多之外,還可能影響子宮妊娠的功能而導致不孕。
中醫治療寒邪的藥物分成內服與外用
簡單來說,吃冰飲冷或許可以短暫緩解身體的熱,但長此以往可能造成身體局部的寒化現象,影響範圍包含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女性生殖系統以及體溫調控。中醫治療寒邪的原則不外給予適當的溫陽藥物,但有些患者稍服溫補便會口乾,容易化熱上火,也就是俗稱「不能吃補」的體質,因此需由中醫師診斷後再調整處方比較妥當。
除了外用藥物之外,寒邪引起的女性經期腹痛可藉局部溫敷來緩解。本院以紅豆、鹽與丁香、吳茱萸、小茴香等藥物製成的中藥暖臍包,只需放入微波爐以500-700W加熱1-1.5分鐘即可使用,適合虛寒性腹痛腹脹、腹瀉便祕,或是虛寒性痛經、下腹悶痛的患者自行居家照護。這些藥物有溫中散寒、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減輕噁心嘔吐、緩解腹部脹氣或疼痛、調節腸道蠕動的功效,使用時應外加毛巾隔衣熱敷,避免燙傷。
無糖綠豆湯是解渴清熱聖品
臺灣每年夏季最高溫可達35度以上,秋老虎的威力也相當驚人,而人體在此時要如何維持恆溫避免過熱呢?人體主要的散熱途徑包括體表蒸發、流汗、呼吸道水分蒸發、排尿等,因此除了適量補充水分之外,也可簡單煮個無糖綠豆湯,適合自感快被太陽烤熟、身熱有大汗,面赤口渴心煩的朋友酌量常溫飲用。綠豆雖是食品,但藥性甘寒,可清熱解毒、利尿祛濕及消痘瘡廱腫,一解你身體的渴!
適量綠豆加10倍水量,滾後轉小火再煮15-20分鐘即成。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謝翠玉醫師】
資料來源:中國醫訊第1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