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感染,會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及腹膜炎等多種疾病,症狀表現因感染部位而異。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簡稱IPD)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無脾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衰竭或慢性腎病、何杰金氏病等癌症患者、近期進行器官移植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免疫功能缺失及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者,亦為高危險族群。
感染肺炎鏈球菌可能導致死亡
青黴素尚未發明之前,肺炎鏈球菌引起肺炎的死亡率高達30-35%,1944年開始使用青黴素治療後,患者死亡率降至5-8%。1976-1979年,世界各地均發現肺炎鏈球菌的抗藥性菌株,近年來更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而在治療上增加了許多困難。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陽性雙球菌,致病性菌種有莢膜,毒性來自於莢膜上的多醣體。目前以莢膜多醣類抗體進行的莢膜腫脹試驗,共可區分為92種以上的細菌血清型,其中大約只有30種血清型會造成人類的感染,而臨床上常見的侵襲性感染,多集中於其中的10餘種血清型。
有關肺炎鏈球菌的流行病學
好發季節及族群
肺炎鏈球菌感染以冬季、春季為高峰期。常見的社區群聚感染事件多發生於人口密集機構,例如護理之家、托兒所等。我國自2007年10月15日起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納入第4類法定傳染病(需於1週內通報),2008-2015年的確定個案數介於500-800例之間,2015年全年齡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有2.23人,主要集中在未滿5歲的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
常見的致病血清型別
美國在肺炎鏈球菌疫苗尚未納入常規接種前,5歲以下嬰幼兒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以血清型4、6B、9V、14、18G、19F、23最為常見,然而自2000年及2013年陸續推動PCV7及PCV13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以來,因疫苗產生的群體免疫效益,使整體族群的疾病盛行率下降,就連未施打疫苗的青少年、青年或老年人,發病率也降低。這是因為疫苗可使鼻咽部黏膜受到免疫機制的保護,肺炎鏈球菌的帶菌移生機率降低,進而阻斷肺炎鏈球菌的傳播。
自2008年以來的監測資料顯示,我國在肺炎鏈球菌疫苗尚未納入常規接種前,19A血清型的比例逐年上升,甚至高達50%以上。2008年起,陸續針對5歲以下高危險族群及經濟弱勢族群幼兒推動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政策,並於2015年將肺炎鏈球菌疫苗正式納入幼兒常規接種項目。結果顯示,在2013-2016年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個案感染疫苗可涵蓋血清型的比例逐年下降,在5歲以下個案,19A血清型的比例自50%降至35%。反之,非疫苗涵蓋血清型的比例上升,例如15血清型的比例自9%上升至30%,出現明顯的血清型別置換現象。
傳染方式
肺炎鏈球菌可於人體鼻咽部呈現無症狀帶菌的情形,年齡越大,帶菌率會逐漸減少。其傳染途徑是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口鼻分泌物,或吸入含有病菌的飛沫,但通常需長時間或密切接觸才可能被感染。另外,若肺炎鏈球菌帶菌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或同時合併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導致細菌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進而引發其他侵襲性疾病,例如中耳炎、敗血症、菌血症、肺炎及腦膜炎。
可傳染期
只要口鼻分泌物帶菌即具傳染力,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後24小時,便不具傳染力。
肺炎鏈球菌疫苗與預防接種
目前國內核准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大類,分別為結合型疫苗(PCV)及多醣體疫苗(PPV),皆屬不活化疫苗。
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
含有13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的莢膜抗原,少數人在接種後,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疼痛紅腫的反應,但一般於2天內就會消失,發燒、倦怠等嚴重的副作用極少發生。接種後如果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例如有呼吸困難、氣喘、昏眩、心跳加速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
含有23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的莢膜抗原,由於2歲以下嬰幼兒對多醣體抗原的免疫反應不佳,故不建議使用。我國核准的接種年齡為2-49歲高危險族群及50歲以上成人。
預防接種時程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委員會根據美國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做出以下建議(2018年版):
註:PCV13為13價結合型疫苗,PPV23為23價多醣體疫苗。
資料來源:
1.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家庭醫師與成人疫苗接種臨床工作手冊 第2版
3.Tomczyk S, Bennett NM, Stoecker C, Gierke R, Moore MR, Whitney CG, et al. Use of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 among adults aged 65 and older: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CIP. MMWR. 2014;63(37);822-5.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社區暨家庭醫學部 戴廷羽醫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