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的聽覺,是嬰幼兒認識世界的媒介,更是「學習口語」的先決條件。出生後聽覺系統快速發展,不僅讓我們講話清晰,也促進幼兒大腦皮質成熟。研究證據指出,聽力損失的兒童若沒有盡早接受診察及治療,不僅語言發展落後,在平衡運動能力、語言及數理學業表現、情緒管控、行為發展、社交能力及與同儕相處上都會出現障礙,甚至會造成智力發展停滯,環境適應不良等嚴重後果。即使只有一耳聽力有問題,在學校留級的比例都比一般人高十倍以上,不可輕忽!
全台灣新生兒先天性中重度聽力損失(大於40分貝)的發生率約為0.1%~0.2%:其中六成與基因變異有關,四成是非基因影響,包括懷孕曾感染德國麻疹或巨細胞病毒、早產、新生兒低體重、嚴重黃疸及小耳症等;部分新生兒會有暫時性聽力受損,原因為外耳道阻塞(出生時羊水或胎脂堵塞)、感染(中耳炎或中耳積水)等。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檢遵循「一三六原則」,出生三天內執行篩檢,若不通過,一個月要至專門單位複查,三個月內要確定診斷,六個月大就要趕快介入治療,千萬不可耽誤黃金治療期。
隨著年齡增長,幼童出現聽力問題的比例更高,高達70-90%的學齡前(七歲)兒童都曾罹患中耳疾病。此類幼童在日常生活中會有以下幾種表現:「口語明顯減少」、「與家人溝通能力下降」、「看電視聽音樂或說話時音量增加」,若家長觀察到相關症狀,應盡速帶孩童至專門的聽覺中心接受聽力檢查及醫師的診治,排除造成聽力損失的病因,以免導致永久性的聽力問題及影響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