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6/4/2013

中草藥與針灸改善更年期症狀

婦女從有月經到停經的這段過渡時期,稱為更年期。在更年期,婦女因為體內雌激素驟然下降,常會產生心臟、血管、新陳代謝及精神上的疾病與各種不適症狀。雖然更年期不是疾病,但的確帶給許多婦女困擾。傳統中醫有一些改善更年期症狀的方法,可針對睡眠障礙、情緒失控、疲倦、潮熱、心悸、陰道乾澀、子宮下垂、自律神經失調、腰痠背痛、口乾舌燥等,給予不同的治療方針。
睡眠障礙、情緒失控與自律神經失調
睡眠、情緒與自律神經的穩定度,歸肝經管轄。肝經脈中若氣血通暢,睡眠、情緒與自律神經就能獲得穩定,較無波動,因此更年期婦女可以藉由穩定肝經脈的中草藥及針灸來穩定神經與情緒。
中草藥 - 穩定神經的中草藥可採用逍遙散,此方出自古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顧名思義,逍遙散是疏解情緒問題的處方,亦可安定腦神經,幫助睡眠。用法如下:柴胡 3 錢、當歸 3 錢、白芍藥 3 錢、白朮 2 錢、茯苓 3 錢、薄荷 2 錢、炙甘草 1 錢,加生薑 3 片,以水煎煮。
針灸 - 安神助眠的穴位有安眠一穴及安眠二穴。安眠一穴位在耳朵後凹陷處往後 5 分,安眠二穴位在安眠一穴向後 1 寸。每次針灸皆施 2 針,入針深度約 5 分到 1 寸。
潮熱與陰道乾澀 - 
大多數更年期婦女都曾經歷過輕度到重度的潮熱與陰道乾澀的症狀,這些症狀來自女性荷爾蒙的不足,在中醫的分類屬於虛火傷陰證。由於體內的虛火太盛,消耗了組織黏膜的液體,通常乾澀症狀會擴及全身黏膜,除了陰道之外,口腔、咽喉、眼睛、皮膚、腸道等部位,都可能會同時有乾澀的表現。此時,中藥「地黃丸」系列可緩解症狀。
    藥方   適用
  六味地黃丸   以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澤瀉、山藥、茯苓為基本組成,再加入蜂蜜製成   適用於全身輕度乾燥,但是沒有潮熱症狀的更年期婦女
  杞菊地黃丸   以上述 6 味藥材再加入枸杞子與菊花   適用於全身輕度乾燥,沒有潮熱症狀,但是眼睛乾燥症狀特別嚴重的更年期婦女
  八味地黃丸   除上述 6 味藥材之外,另加肉桂與附子   適用於全身輕度乾燥或輕度潮熱,但是潮熱後身體發冷的症狀明顯,或是平常十分怕冷的更年期婦女
  知柏地黃丸   上述 6 味藥材再加知母與黃柏   知母與黃柏是清虛火的重要藥物,適用於嚴重乾燥及潮熱症狀明顯的更年期婦女
心悸 - 
心悸可以是更年期婦女自律神經不穩定的症狀之一,也可以是心臟血管系統發生病變的症狀,有心悸症狀時一定要進行詳細的心臟檢查以排除嚴重的心臟疾病。中醫可以利用針灸及中藥來緩解心臟不適的症狀與保養心臟。
中草藥
中藥生脈飲可以保養心臟。生脈飲的組成有人參(更年期婦女以西洋參代替高麗參較為適合)、麥門冬、五味子,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生脈飲能加強心臟肌肉的收縮力,是安全的中藥強心劑。
針灸
穴位中的內關穴與神門穴有強心及穩定心臟節律的功能。內關穴位在手上臂掌側,從腕橫紋向上 2 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入針約 8 分到 1 寸之間,按摩亦有功效;神門穴位在手腕橫紋上,橫紋的掌側尺側端,入針 3 分至 5 分之間。
腰痠背痛 - 
更年期後,骨質容易流失、關節容易退化,以致常常覺得全身無故痠痛,尤其是腰部最為常見。骨質流失及關節退化造成的痠痛可以靠中藥龜鹿二仙膠或健步丸來改善。龜鹿二仙膠以龜板、鹿角、人參及枸杞製成,能提供豐富的鈣質與膠質,並含有促進骨骼生長的因子,能減少鈣質流失;健步丸的組成中藥除了龜板及羊骨之外,還包括黃柏、知母、熟地、陳皮、白芍、鎖陽及乾薑,有補腎滋陰與清虛火的效果。
針灸也可以緩解更年期婦女的腰痠背痛,位於腰部的腎俞及大腸俞是常用穴道。腎俞位於腰部第 2 腰椎棘突下,再向旁開 1.5 寸,大腸俞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 1.5 寸,兩穴位互為配穴,常一起使用,下針深度為 5 分至 1 寸。
疲倦與子宮下垂 - 
疲倦與子宮下垂是更年期後婦女常見的「氣虛」症狀,氣虛症狀還有頭暈目眩、呼吸少氣、懶得說話、乏力、無故流汗等,常與內臟下垂同時發生。中醫的治療方法就是補氣,可內服補中益氣湯,以黃耆 1 兩、陳皮 2 錢、炒白朮 2 錢、黨參 5 錢、炙甘草 1 錢、升麻 1 錢、柴胡 1 錢、當歸 3 錢,熬煮成藥汁內服,每日 1 劑。
另外,針灸八穴,也可以促進骨盆腔內子宮、膀胱、腸子的力量,減輕下垂的問題。
中醫婦科 主治醫師 蘇珊玉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