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6/10/2013

團體治療於精神科病房之應用

團體治療是精神科病房中常見的治療模式,包含人際互動團體、生活討論會、衛教團體、放鬆團體、音樂、舞蹈等各式各樣的團體。
團體進行依團體目的不同而稍有差異,然而於結構上卻有相同之處,例如:團體目的、團體規則之說明、成員自我介紹,接下來進入團體議題討論及最後參與團體之心得分享與回饋等。
放鬆團體 - 
「壓力」為每個人帶來不同的感受,有人排斥、有人焦慮、也有人將它視為動力…每個人都要認識壓力及壓力所致之身心反應,學習各種減壓、放鬆肌肉的方式穩定情緒。
團體領導者(實習護生及指導老師)以放鬆有聲書為教材。領導者鼓勵成員專注教材中「音樂」及「指導語」,當場示範及重點提示腹式呼吸及肌肉放鬆法練習之要點,過程中著重放鬆技巧之練習及體會身體緊繃或放鬆的感覺;最後藉由領導者、觀察員及成員間彼此分享放鬆的感覺以強化練習動機。
音樂欣賞 - 詩歌團體
領導者(實習護生及指導老師)事先收集病房中基督徒病友平時較常聽或喜歡的詩歌,以邀請但不強迫參加的方式鼓勵病友一起來聽詩歌,播放每一首詩歌前,領導者會說明歌曲的由來或創作意義及歌曲欲傳達的愛或關懷等,接著鼓勵成員安靜聆聽或小聲跟唱,歌曲欣賞結束後成員一起分享欣賞詩歌過程之想法與感受,或心情之轉變等,最後由領導者徵求成員之同意於團體中為參與成員做祝福禱告。
藥物衛教 - 主題式衛教團體
主題式衛教團體經常涵蓋與疾病、藥物作用及副作用知識、生活適應、休閒生活安排等主題;團體之進行包含暖身活動,如:話劇表演、遊戲或帶動跳等,以活化團體氣氛,進而導入衛教主題。
衛教過程也邀請病友分享自身經驗,鼓勵成員開拓視野,學習接納不同意見,衛教結束後以有獎徵答驗收衛教成果,最後鼓勵成員分享參與心得或收穫。

從實際帶領「放鬆」、「詩歌」及「藥物衛教」團體三種形式的團體中,實習護生及指導老師發現「團體治療」確實具有療效。以放鬆團體而言,參與後病友覺得「精神變好」、「音樂使人有一種放鬆感」、「心情平靜」、「肘抬高、頭部後仰、挺胸及雙臂後推、伸直雙腳及腳踢向彎曲等動作使身體變得很舒服」,「背部、腳部痠痛改善」等。
領導者也發現參與病人的專注力變好、焦慮情緒改善等;此外,領導者因帶領及示範的過程也感受到,壓力造成的身體緊繃感與參與病友一樣也得到舒緩之附加效益。參與詩歌及藥物衛教團體過程,也促進病友間及護病間的互動關係,例如:成員開始會分享受症狀干擾或藥物副作用出現時該如何因應,也會互相鼓勵,甚至於詩歌團體結束後相約至病友房間為對方禱告等;其中一位病友原本是態度相當防備且拒絕與人互動的,似乎因為參與團體而有了奇妙的轉變。

應用團體治療的方式對於目前忙碌的護理工作環境而言也是較省力、省時,因團體能同時服務 5-10 位病人,且僅須利用短短 20~30 分鐘的時間,甚至腹式呼吸法的練習大約 10~15 分鐘就可以完成,因此團體治療或許是現今處於高壓及忙碌的工作環境中的護理人員可以多加應用的照護模式。
中國醫藥大學 楊芝菁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