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小依(化名)剛就讀幼兒園小班,媽媽最近發現小依常常3-4天才排便1次,如廁時的表情很痛苦,也會抱怨屁屁痛和肚子痛,因而擔心小依是不是生病了?便祕或排便障礙是兒童最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研究統計指出,1歲以上兒童高達95%都曾經有過便祕的問題。
長期便祕會影響孩子發育
小孩便祕是很令爸媽頭痛的。便祕是症狀而非疾病,程度有輕有重,經常反覆發生。原本輕微的便祕可能因為爸媽忙碌而輕忽,之後演變成慢性便祕,甚或嚴重到糞石阻塞腸道造成腸阻塞,乃至腸穿孔或腹膜炎。長期便祕也容易影響幼童發育,導致生長遲緩,所以家長必須關注孩子的排便狀況。
一旦有了便祕,找出原因才能根本解決。便祕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歸納為疾病型便祕、飲食不當型便祕、行為型便祕、心理型便祕和醫源型便祕等。發生便祕的年齡越小,被診斷出疾病的機率越大,例如脊髓發育不良、巨結腸症、甲狀腺機能低下等,便祕是很常見的症狀之一,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後會比較好。
觀察有無排便障礙的方法
家長首先要從大便的頻率、顏色、形狀和質地,暸解什麼才是孩子正常的排便。
大便的頻率
孩子每天的解便次數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少。
大便的顏色
不同年齡層兒童正常的大便顏色有些許差異,例如新生兒出生後解出的胎便為墨綠色;開始哺乳後0-3個月,喝母奶的寶寶大便為黃綠色或金黃色,喝配方奶的寶寶大便為黃綠色、金黃色或土黃色;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寶寶大便的顏色會變暗,變成黃褐色、棕色或深棕色。食物的顏色及成分也會影響大便顏色,例如攝取的鐵質過多,未吸收完全的鐵會使大便呈現綠色或黃綠色。
各年齡層兒童的每週排便次數、大便顏色與形狀
大便的形狀和質地
新生兒解出的胎便為黏稠糊狀;開始哺乳後0-3個月,喝母奶的寶寶大便為軟糊狀或稀水狀,喝配方奶的寶寶大便為糊狀或硬膏狀;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寶寶大便會逐漸呈現條狀。
當孩子有了便祕,解便次數會減少,容易解出硬而小或粗大的糞便(可能阻塞馬桶),也可能伴隨解便困難、疼痛或滲便(漏便到內褲上)等。
造成兒童便祕的可能原因
造成兒童便祕的原因有疾病、飲食不當、行為問題、心理壓力及藥物。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不當,例如攝取的食物、水分及纖維質不足或過度依賴乳製品為主食。行為問題或心理壓力則是第2常見的原因,例如沒有良好的如廁習慣,包括無固定時間排便或排便時不專心,一邊看書、玩玩具或玩手機。如果承受過大的校園生活壓力或升學壓力,因焦慮使腸道肌肉痙攣或蠕動減少,也容易便祕。
另外,有些疾病會導致便祕,例如先天性巨結腸症、肌肉神經問題或甲狀腺機能低下等。部分止咳藥水、治療消化道潰瘍的制酸劑、麻醉止痛劑、降血壓藥及鎮定劑等,由於會抑制大腸蠕動或使大便質地變硬,同樣可能造成排便困難。
一般而言,兒童容易在3個時期出現便祕,第1個時期是剛添加穀物和固體類副食品時,第2個時期是訓練使用馬桶時,第3個時期是開始上學時或有升學壓力時。
何種狀況需要就醫?
● 排便次數1週少於2次。
● 便祕伴隨噁心、嘔吐、腹脹或食慾不振等現象。
● 解便時會抱怨肛門痛或腹痛,有如廁恐懼。
● 解便時伴隨出血。
● 反覆便祕,體重增加異常。
● 大便失禁,滲出到內褲上。
● 常因大便粗大而阻塞馬桶。
● 對孩子排便狀況有疑慮,不確定是不是便祕。
中西醫學處理便祕的對策
孩子便祕時,醫師會先藉由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檢視他們的飲食、行為、心理和身體是哪裡出了問題,若是疾病引起,必須對症治療才能使便祕獲得改善。
中西醫學處理兒童腸胃問題各有所長,建議家長先求診小兒腸胃科醫師,透過相關檢查儘快找出確切病因,待排除疾病因素後,再尋求西醫或中醫的治療。非疾病引起的便祕,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是藥物,例如西藥的利便劑、軟便劑、促進腸道蠕動劑或益生菌等,中藥選用則會根據兒童個別身體機能偏差狀況及便祕嚴重程度而定。不論中藥或西藥治療,都應同時配合調整飲食、養成正確的如廁習慣,以儘早降低對藥物的依賴性。
對於服藥順從度低及年幼的孩子,本院中醫兒科還可提供外治療法如雷射針灸、中藥穴位敷貼、穴位推拿及中藥敷臍等方式來改善便祕。
防止嗯不出來的生活須知
衛教對改善兒童便祕是很重要的,可預防便祕反覆發生,重點如下:
● 儘早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寶寶約1歲半至兩歲知道想要排便的感覺且會用言語表達後,即可開始訓練坐馬桶解便,每天要有固定的排便時間,並且上廁所要專心。
● 每日要攝取均衡飲食及足夠的纖維質,並依年齡補充足量水分。
● 每日要充分運動,運動可以幫助腸道蠕動。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部 兒科 林怡君醫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