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藥品開發與劑型設計的過程繁複,在上市之前,須經歷嚴謹的試驗過程,才能成為臨床藥品。然而,幼童發育與身體構造有其特殊性,對於藥物吸收、分布、代謝及排除都與成人大相逕庭!因此,食藥署請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邱和泓藥師來為民眾進一步說明「兒童專用製劑」。 |
邱藥師指出,過去受限於缺乏「兒童專用製劑」的現實下,醫師只能使用成人使用之藥品,再依照幼兒的實際年齡和體重換算劑量。因此,藥師無可避免需要磨粉及重新分裝,以方便家長餵食。 |
方便好入口,同時提高安全性
近年來,隨著「兒童專用製劑」的議題受到重視,越來越多藥品開發單位會根據12歲以下幼童的需求設計及發展出專門給幼童使用的製劑。邱藥師說明,這除了能提升藥品的辨識度及方便性之外,也不用再將錠劑磨粉、分包,且多以兒童好入口的液體劑型為大宗,並附有量具或餵藥器,讓家長能更精準量取藥量。不僅能避免磨粉破壞藥品劑型,也降低受潮、變質的疑慮,大大提升安全性。此外,其味道也調整成小朋友容易接受的口味,可避免因抗拒藥味而哭鬧嗆吐,導致不必要的傷害。 |
根據臺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的調查顯示,約有七成家長不知道「兒童專用製劑」的存在;有六成二家長擔心,小孩服用藥品有藥量過重或不足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以及英國皇家藥學會都曾公開發表兒童藥品政策報告書,指出兒童應優先使用「兒童專用製劑」。因此,食藥署提醒,為了幼童的用藥安全,家長帶小朋友就醫時,可選擇能提供兒童專用製劑的醫療院所就醫,就診時亦可主動詢問所開立之藥品,是否有兒童專用製劑供選擇,一起守護兒童用藥安全。 |
資料來源: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30期